第四十篇 答應神呼召的歷程

 


郎讀

第四十篇 答應神呼召的歷程

我們曾多次指出,在創世記中幾乎每一個專案都是種子。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過河這種子,就是第一個過河之人的經歷。 什麼是過河? 過河就是真實並真正的跟從主。 跟從主是一件過河的事。 講過河很容易,但是按著亞伯拉罕的經歷來看,要有真正的過河並不容易。 本篇資訊需要來看,亞伯拉罕如何過河。 他的經歷,就是我們眾人的榜樣,乃是撒在創世記的另一粒種子。 這一粒種子現在長在我們許多人裡面。 我們何等需要這種子的長大。

(1) 歷程

(a) 在米所波大米迦勒底的吾珥第一次蒙召

研讀神的話最好的方法,是把話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作比較。 關於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我們可以這樣作,因為在創世記十二章和行傳七章都提到他的蒙召。 靠著主的幫助,我們很容易看見這兩段經文的比較。 從這兩部分的話我們能看見,榮耀的神兩次向亞伯拉罕顯現。 神不是只臨到他一次就算了。 這不是我們的猜測,這可由行傳七章二節得著證明。 那裡說,當日亞伯拉罕仍在米所波大米,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 而創世記十二章一節指出,亞伯拉罕居住在哈蘭一段時間之後,神向他顯現。 憑這兩節經文我們看見,神曾在迦勒底的吾珥和哈蘭兩個不同的地方向他顯現。 這兩次的呼召必定不是同時發生的。 第一次的呼召是在亞伯拉罕的父親還活著的時候,第二次的呼召是在亞伯拉罕的父親死了以後。 這有力的證明,神曾兩次向亞伯拉罕顯現。

神這兩次呼召有一個極重要的分別。 在第一次的呼召里,神要亞伯拉罕離開本地和親族(徒七3)。 在第二次的呼召里,神要他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創十二1)。 神第二次呼召亞伯拉罕,不僅一般性的提到亞伯拉罕的親族,還特別的提到他的父家。 他離開本族還不夠; 他必須從他的父家出來。 以後我們會看見為什麼這樣。 但現在我們能看見,亞伯拉罕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經歷了兩次不同的呼召。 在第一次的呼召里,神要他離開本地和親族:在第二次的呼召里,神要他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

我們一旦看見這兩次呼召的事,一切就清楚了。 在我年輕的時候,有些教師告訴我,行傳七章是引用創世記十二章,這些教師從未清楚的點出,神兩次呼召亞伯拉罕。 可能你們有些讀這篇資訊的,仍持守這觀念,以為行傳七章是引用創世記十二章。 但行傳七章的呼召是發生在亞伯拉罕被帶到哈蘭之前,而創世記十二章的呼召是發生在他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之後。 行傳七章的呼召,是在創世記十二章的呼召之前。

(b) 沒有立即順從神的呼召

為什麼神需要向亞伯拉罕顯現兩次,呼召兩次呢? 為什麼神需要重複祂的呼召呢? 就神來說,祂無須重複呼召; 需要重複呼召的乃是亞伯拉罕。 幾乎沒有人一次經歷神的呼召,就立刻過河。 我們中間沒有一個人答應神的呼召,不是拖泥帶水的。 很少人是乾淨俐落的答應神的呼召。 或許你說,「彼得和約翰在加利利海邊被主呼召時如何呢? 主呼召他們,他們立刻跟從了主。 “你若讀另一部分的經文,會看見甚至這些使徒也是拖拖拉拉的。 乾淨俐落的答應神的呼召並不容易。 我們總是拖泥帶水的往前。 我們的親戚可能是泥巴,而我們自己可能是水。 雖然你已經從神接受了呼召,卻讓你的親戚成為拖拉你腳的泥巴,而你自己是又臟又黑的水。 你就是在這種泥水中拖拖拉拉的往前。

亞伯拉罕住在吾珥的時候,榮耀的神突然向他顯現。 這個顯現帶進了光(吾珥的意思是光)。 在屬鬼之地,滿了鬼之地(迦勒底的意思是屬鬼的),榮耀的神顯現了,並且帶進了光。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 每當神來呼召人的時候,總是有光。 當大數的掃羅往大馬色去逼迫那裡的基督徒時,在途中有光從天上照著他(徒九1~3)。 在那個時刻,掃羅是在吾珥,在光的底下。 當你蒙召的時候,你也是在光的底下。 你看見了你所處的地方,你的環境和周圍,不是你停留的正確地方。 你是在吾珥,在光的地方蒙了召。

(c) 兄弟死後被他父親帶至哈蘭

我相信亞伯拉罕是在年輕時就蒙神呼召的。 他也許告訴過他的父親他拉和他的親戚,這位神如何向他顯現,要他離開本地和親族。 也許亞伯拉罕沒有勇氣自己離開。 創世記十一章二十八節告訴我們:「哈蘭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親他拉之先。 “哈蘭可能是亞伯拉罕的哥哥,並且他可能反對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 也許神等待了一段時間。 因著亞伯拉罕仍不採取行動,神就把反對的哈蘭取去了。 哈蘭可能是他拉的長子。 長子的死亡也許是對父親的警告,不要再逗留。 他拉這名字的意思就是逗留、遲延或緩慢。 他拉帶著全家,與他們一同從迦勒底的吾珥出發,然後住在哈蘭(創十一31,徒七4上)。 發起離開吾珥的不是亞伯拉罕,乃是他的父親。

他拉和他的家人可能沿幼發拉底河岸向北行進。 至終,至少行了五百哩路之後,他們來到哈蘭。 照著古時旅行的方法,從吾珥走到哈蘭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 他們雖然行了這麼長的路程,卻沒有照著神希望他們作的渡河。 你沿著河岸不過河,拖延了多少年? 也許你說,“讚美主,我已經不在吾珥了。 “是的,你不在吾珥,但你仍在河的那一邊。 就是在召會生活中,你也是沿著河岸走而沒有過河。 你們許多人已經向北走,但仍在對岸; 就連這個向北走,還是由於神的作為。

在吾珥有一个人名叫哈兰,现在我们看见有一座城也叫哈兰。这是说他们离开了一个哈兰,又进入另一个哈兰。在神的眼中,两个都是一样;不管哈兰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都是哈兰。哈兰这名字的意思是“枯干。”当这作哥哥的反对神的呼召时,他必是枯干的。任何想要阻止你接受神呼召的亲戚,就是一个枯干的人;任何拦阻你答应神呼召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枯干的地方。你绝不能在那里得着浇灌。在那种枯干的地方,你觉得干渴。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形。

(d) 父亲死后在哈兰第二次蒙召

基督徒惯于高举亚伯拉罕,把他看得非常高。但他不是那么高;他同我们一样低。当神临到亚伯拉罕的时候,他缺少勇气行动。最后他父亲行动了,带着全家往哈兰去。他们住在那里,直到父亲死去(创十一32)。然后神向亚伯拉罕显现,再呼召他(创十一32~十二3,徒七4下)。亚伯拉罕迟延答应神的呼召,使两个人死去——他的哥哥死在吾珥,父亲死在哈兰。亚伯拉罕采取了两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因着一个近亲的死亡。

在第二次的呼召里,神加了一项,告诉亚伯拉罕不仅要离开本地、本族,还要离开父家(创十二1)。这意思是只准他带着妻子,不准他带着父家任何的成员。神的呼召,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严格。你若查考所有名字的意思,会看见除了亚伯兰的意思是“尊高的父”之外,唯一具有积极意思的名字就是撒莱,意为“我的公主。”尊高的父是丈夫,公主是妻子。在哈兰,神只呼召这两个人。但亚伯拉罕又拖着泥巴,把他的侄子罗得带在身边。

在第二次的呼召里,神不但更严格,而且还给亚伯拉罕福音的应许作为激励,鼓励他答应神的呼召(创十二2~3)。亚伯拉罕接受了更严格的呼召,但随着这呼召的是极大的激励。

(e) 拖拖拉拉的顺从神的呼召

这一次亚伯拉罕顺从了神的呼召,但实行得并不干净利落,他还是拖拖拉拉的往前。因为他不只带着妻子撒莱同他一起,还带了侄儿罗得(创十二4)。罗得是他父家的一员。难道亚伯拉罕没有听见神要他离开父家吗?那他为什么带着父家的一员同他一起?我信我能告诉你原因。在那时候亚伯拉罕已经相当老了,已经有七十五岁。他已经七十五岁,但仍没有亲生的儿子。要走这样长的一段旅程,他实在需要一个年轻人帮助他。那是他的理由。亚伯拉罕也许说,“神呼召我,但我可以丢下侄子吗?我不应当爱他吗?”就着人来说,大家都要说亚伯拉罕带罗得是对的。

罗得这名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一层幔子,一块包布。你亲爱的家人,你所深爱的,你带着同你一起来答应神呼召的,常常都是你的幔子。看看你的光景。很多人答应神的呼召,都是带着幔子的。罗得并没有帮助亚伯拉罕,反倒为他引来麻烦。我们读到创世记十三章时,会看见罗得给亚伯拉罕引来许多麻烦,最后他必须离开亚伯拉罕。你若察看自己的光景,就会发现正和亚伯拉罕一样。

今天人传福音,大多都是告诉人,如果他们相信主耶稣,就可以不下地狱。这很肤浅。从神的观点看,得救乃是蒙召。神所在意的不是地狱,乃是你的本地、本族和父家。神在意你的环境、周围事物和背景。得救乃是从你的背景被召出来,从你目前的周围事物、环境并光景被召出来。得救不仅仅是罪得赦免,得救乃是从你的背景和环境被召出来。

得救也是旅行、走路、赛跑。“天路历程”是本仁约翰所写很有名的书,内中强调救恩是一个旅程。得救乃是被呼召出来,走上一个旅程。有些人用亚伯拉罕作例证,说了很多有关因信称义的事。但在亚伯拉罕被称义以前,他已经走了一段旅程。他的称义发生在创世记十五章六节,但在创世记十五章以前,至少有三章告诉我们,这个被称义的人是在旅程上。

我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看见这一点。今天年轻人所处的地方比迦勒底更糟。但是赞美主,你们的吾珥更明亮,更有亮光。今天神对年轻人的呼召,比对亚伯拉罕的更清楚,更强烈。年轻人,你们必须离开本地,离开本族,并且远离你们的亲族。得救乃是步上达成神目的的旅程。神来呼召亚伯拉罕是有目的的。你若是按着神的目的蒙祂呼召,祂的呼召就必保证你的得救。你不必太在意你的得救。你若顾到神的目的,神必顾到你的得救。

得救乃是蒙召来达成神的目的。神来呼召亚伯拉罕,并不是为着叫亚伯拉罕不下地狱,或者充满喜乐,而是为着成就神的计划。神呼召亚伯拉罕,是为着达成祂的目的。我们都必须听见这呼召。

神有一个计划和目的。祂有一块美地,我们可以进入。亚伯拉罕进入了迦南美地(创十二4~5)。今天我们的美地是基督、召会和国度。想想看大数扫罗的例子,他曾大胆逼迫召会。在神的眼中,扫罗在逼迫召会的时候,乃是住在“迦勒底。”在他往大马色的路上,主向他显现,光照他,呼召他。扫罗的迦勒底就成了“吾珥,”就是亮光之地。主呼召他,并不是为着拯救他脱离沉沦,甚至也不是为着称义他,虽然这些也包括在主的呼召里;主的呼召乃是叫他离开犹太教的迦勒底。神呼召扫罗离开宗教,为要叫他进入基督、神新约的经纶、召会和国度。保罗真的进入了基督,进入了新约的经纶,进入了召会,并进入了国度。

我们若答应神的呼召,顾到祂的目的——叫我们进入基督、新约的经纶、召会和国度,祂绝不会让我们下地狱。不要太管地狱——也不要太想天上。我们有比天上更好的。基督不是比天更好吗?神的经纶,三一神分赐到人里面,不是比天更好吗?召会不是比天更好吗?天是要被震动的。希伯来十二章二十六节说,神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只有神自己是不能震动的。我们已经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是基督与召会。不要太欣赏天。在圣经的末后两章,我们看见新耶路撒冷要从天而降。神要离开天,住在新耶路撒冷,就是召会的完成里,直到永远。

我们都必须看见,得救乃是蒙召以达成神的目的。得救乃是从许多消极的光景被拯救出来,好进入神的目标。许多基督徒已经得救,但他们从未进入神的目标。首先,神的目标是基督。我们是在基督里,我们是在基督的享受里。这就是神的美地。其次,神的目标是召会。多年前我还没有看见,从某种意义说,召会也是迦南美地。不仅如此,神新约的经纶、国度、并安息日的安息,今天对我们也都是美地。你在迦南美地吗?如果在,那就是说你是在基督里,在基督的丰富和享受里。也就是说,你是在神新约的经纶和召会生活里。我们许多人在得救多年之后才过河。在过河之前,我们既不在神的经纶中,也不在召会中,更不在神的国里。我们有些人以为国度已被悬起来,千年国要在将来才来到,但我们从未进入今天国度生活的实际中。

根据创世记十二章所描绘的,亚伯拉罕虽然是拖拖拉拉的往前,但希伯来十一章八节告诉我们,他因着信服从神的呼召,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那里去。在神的呼召里,神确切的告诉亚伯拉罕要离开什么,但并没有清楚告诉他要往那里去。亚伯拉罕服从了神的呼召,因着信出去。这是一件大事。一面说,他是拖拖拉拉的往前;另一面说,他因信走了一大步。他不知道要往那里去,这使他信靠神,并一直仰望主。可以说,活的神是他旅行的路线图。

(f) 被神迁到迦南地

无论亚伯拉罕怎样耽延着答应神的呼召,他不能使神耽延太久。按照神的感觉,千年如一日。你能耽延神一千年吗?没有人能这样作。我们最多耽延祂五十年,这在神眼中不过是一小时多一点。神是主宰一切的,也是有耐心的。神能对哈兰和他拉说,“你们所作的都是徒然。你们死了之后,我要把我所召的人带到我的地方去。”神是神,没有人能阻挠祂。祂一旦拣选并呼召了你,就没有什么会阻止祂。迟早祂要完成。祂会一次又一次的到你这里来,也会叫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祂总有办法,祂比你大多了。根据行传七章四节,不是亚伯拉罕进入美地,乃是神使他迁到那地。虽然希伯来十一章八节说,亚伯拉罕因着信出去,但行传七章四节说,神使他从哈兰迁到迦南。我们最多只能耽延主一点点时间,至终我们要被祂得着。我们如果耽延,不过耗费我们自己的时间。神告诉亚伯拉罕要离开他的本地。因他没有迅速爽快的去作,神就使他迁到迦南地。

(g) 经过那地到达神所确认之处

在哈兰,亚伯拉罕渡过了大河。过河之后,他在那地到处寄居,向南行直到名叫示剑的地方(创十二6)。示剑的意思是供应力量的肩膀。在示剑有摩利,那里有一棵橡树。摩利的意思是提供知识的老师。亚伯拉罕旅行到一个地方,可以得着能力和知识。那地是神要他去的地方吗?是,我们知道这个,因为在他到达摩利橡树以后,神又向他显现了(创十二7)。

神向你顯現,確證你已經到達正確的地方。 可能你多年前經歷過神的顯現。 那次以後你就流蕩旅行,從一地走到另一地,沒有神另一次的顯現。 有一天你到達摩利橡樹,就是召會,主又向你顯現了。 這個顯現確證你已經到達正確的地方。 我們很多人能作見證,我們得救以後,在基督教里到處旅行,得不著神的顯現。 直等我們來到今天的示劍摩利橡樹,就是召會生活,裡面的顯現才再次興起。 我們很多人能作見證,我們在來到召會之後,感到神又向我們顯現,告訴我們:“這裡就是。 ”

橡樹是一種堅壯強硬的樹,表徵能力。 橡樹又給人遮蔭,免受太陽的炎熱。 這是很有意思的。 我相信在象徵上,這是表徵召會生活,供我們力量和遮蔽。 召會生活加強我們,並遮蔽我們免受太陽的炎熱。

神在摩利向亞伯拉罕顯現,對他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 “(創十二7)。 這是神第一次清楚的應許把地給他。 在創世記十二章一節,神只對亞伯拉罕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神並沒有告訴他那地在什麼地方,或者要把那地給他。 但在這裡神確定的告訴他,那地在什麼地方,並應許要把那地賜給他的後裔。 當我們來到神用祂再次的顯現來確認的地方,我們也必得著應許,要得著今天的美地——基督、召會和國度。

在神向他再次顯現的地方,亞伯拉罕築了一座壇。 這座壇是對建造巴別塔的反見證。 在巴別,人建造了一座塔顯揚自己的名。 在示劍,亞伯拉罕並沒有建造什麼來顯揚自己的名,他築了一座壇來呼求主的名(創十二8,另譯)。 這表示我們到達神所選擇之地,神向我們顯現,我們借呼求祂的名與祂有了更深、更完滿、更豐富並更親密的交通。 我們都能作見證,在沒有進入召會生活以前,我們從未這樣多呼求主的名。 呼求主名緊接在築壇給那向我們顯現的神之後。 在召會生活中,在摩利橡樹下,我們有主親密的顯現。 我們對這有什麼反應呢? 我們該築壇給祂,把我們的一切所是和所有放在壇上。 我們需要告訴主,我們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是為著祂。 然後我們需要呼求主的名,以維持和祂更深、更豐富、更親密的交通。

現在我們看過了第一個希伯來人,第一個過河之人的經歷。 亞伯拉罕是第一個過河的人,也是第一個到達一個地方,使神能向他顯現,他能築壇並呼求主名的人。 這個地方是正確的地方。 不是在吾珥、哈蘭,或摩利橡樹以外的任何地方。 這裡有神的顯現和神的同在。 這裏我們得著美地的應許,我們可以築壇給主,呼求祂的名,並和祂有親密的交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本詩歌(詩歌賞析)

補充本詩歌(詩歌賞析)

高峰真理合輯(讀經小組追求)